新书荐读| 中国人的义气MOBI,EPUB,AZW,PDF,TXT,KINDLE

作者: 冯庆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副标题: 诗化江湖及其政治经验
出版年: 2020-5
定价: 59
装帧: 平装

中国人的义气.jpg

暴力之上的正义:张彻电影的美学基调
中国最早闯进西方现代大众媒介世界的文化符号,并非暗合《水浒传》内在逻辑的金庸小说,也不是古典的诗词歌赋,而是一具孔武有力的身体:李小龙。以李小龙为代表的武打功夫电影奠定了世界“暴力美学”的东方基调。在李小龙的路标指引下,成龙、李连杰、吴京等动作明星随后不断丰富着这种暴力美学的意涵。直至今日,在成龙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之际,在《战狼Ⅱ》的票房奇迹迸发之际,一系列针对中国电影的问题一再涌现。其中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何中国的票房及其携带的民族热情需要靠武侠片、动作片之类——准确地说,需要靠银屏上的暴力美学来提供最为稳固的保证?暴力的影像表达与中国的“本色”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我们今天应当用什么方式去理解、阐释中国式的暴力美学?

提及暴力美学,不得不承认,好莱坞才称得上登峰造极。然而,若要追溯这种美学的发展史,东亚电影,尤其是香港电影具有实质性的奠基地位。李小龙之所以能够闯入西方人的视野,也是因为他背后站着一个冉冉上升的香港电影界。的确,在香港电影的历史中,举凡经典作品,往往都有着浓重的暴力色彩:无论是吴宇森的《英雄本色》 《喋血双雄》,还是徐克的《笑傲江湖》《倩女幽魂》,都致力于营造各式各样的超出日常经验的暴力世界。这种电影美学往往体现为两个超出日常经验的维度。其一是物理上的“反日常”:以暴力美学为主导的电影整体上摆脱了由牛顿力学的经典体系所限定的日常物理逻辑,通过特技和蒙太奇手法营造一种新的力量景观。其二是道德伦理上的“反日常”:相比现代世俗生活的价值观而言,无论是主题上的“江湖”和“神怪”,还是内容中的“法外之徒”与“怪力乱神”,都呈现出彻底的“陌生化”效果,以至后人往往会将这种暴力美学称作“浪漫主义”,将其视为直接反映现实社会问题的“现实主义”影像的奇观对立面,是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来填补现代日常生活秩序的“白日梦”和价值创制。

如果说对于爱好和平的中国人而言,直接彰显暴力的非日常美学具有极强的“陌生化”效果,能够引起观影者的震惊体验,那么这就说明,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秩序中,暴力总是隐而不发的,是一种“例外”。显而易见,这种“例外”并不等于“不存在”,毋宁说,其恰恰以日常生活的“惯例”作为其镜像,方能滋生出空前的现实针对性。暴力美学在这个意义上又是现实主义的。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暴力美学实际上揭示的并不是崭新的刺激,而是人类的暴力经验史,是对战争、灾难、厮杀等的回忆,是对某种被现代“生活”的表面话语秩序压抑的潜在“生存”逻辑和价值尺度的再现。相比现代世俗伦理,这些“生存”逻辑与价值显得野蛮、原始且粗暴,但往往能够激起许多人潜意识的共鸣。暴力影像能够系统地以美学的形态涌现,说明这种共鸣依然具有广阔的市场,其所表达的现实生存机制和伦理经验时刻期待得到理解与反思。

本站书籍信息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出版商所有,仅限个人测试学习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网站本身并不存储相关资源文件,若信息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邮箱1093067294@qq.com,站长一经核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