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与心MOBI,EPUB,AZW,PDF,TXT,KINDLE
作者: 钱穆
出版社: 岳麓书社
出品方: 博集天卷·读行者
副标题: 中国人的宇宙观与人生观
出版年: 2020-9
页数: 272
灵魂与心.jpg
重申魂魄鬼神义
中国 民族传统文化中,独不自创一宗教。中国 人亦无与其他民族同样之灵魂观。此两事乃有甚深关系。中国 人独于人心有极细密之观察。中国 人常以性、情言心。言性,乃见人心有其数千年以上之共通一贯性。言情,乃见人心有其相互间广大之感通性。西方希腊 人好言理性,此仅人心之一项功能而止。中国 文化之最高价值,正在其能一本人心全体以为基础。中国 古人常兼言“魂魄”。《左传》乐祈 曰:“心之精爽是谓魂魄。”是魂魄亦指人心言。故曰“心魂”,又曰“心魄”。又曰惊魂、断魂、销魂、伤魂,又曰诗魂、游子魂。此诸“魂”字,显皆指人生时之心。《水经注》:“瞰之者惊神,临之者骇魄。”《本草》:“安神定魄。”张耒 诗:“萧森异人境,坐视动神魄。”《云笈七签》:“主管精魄谓之心。”此证凡诸“魄”字,亦皆指人生时之心。刘向 《新序》:“龙降于堂,叶公 见之,失其魂魄。”此“魂魄”字,明亦指当时之心。
中国 人又常以心、身对言,而心更重于身。故亦每分心为二。有附随于身之心,有超越于身之心。中国 人重其后者,不重其前者。《左传》:“子产 曰:‘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此处魂魄字,即指人生时之心知。《小戴礼》:“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人之心知,其先乃附随于人之身躯而始有,故子产 曰:“人生始化曰魄。”魄即指人之心知之附随于人身者。呱呱堕地即知饥寒,此皆魄之所为。《史记》:“郦食其 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无衣食之业则饥寒交迫,“落魄”犹言失其心知。惟其所失落,乃属体肤饥寒之知。又如言病魄、醉魄,皆有关于人身。《云笈七签》:“载形魄于天地,资生长于食息。”言形魄,亦犹言体魄。《左传》:“赵同 不敬,刘康公 曰:‘天夺之魄。’”不敬,乃属体之失形,故曰天夺之魄。故知中国 “魄”字乃指人心之依随于形体者而言。
知己之饥,斯亦随而知人之饥;知己之寒,斯亦随而知人之寒。人之饥寒属于人之身,不属己身,而己亦知之,此乃人心超越于身之知。中国 古人称此曰“魂”。江淹 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伤离惜别,乃属人心之一种情感。亲朋之身,离别远去,与我身若无关。故知伤离惜别,乃属一种超越身体之知。刘勰 《文心雕龙》:“形在江湖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此种神思乃属魂,非属魄。惟此种知属后起,由附随于身之知发扬开放,乃始有之。子产 曰:“既生魄,阳曰魂。”如知饥知寒,其心幽于一身,故曰阴。由此发扬开放,乃能视人之饥寒一如己之饥寒,此心能超越己之形体以为知,斯其知乃始光明照耀,故曰阳。
《左传疏》:“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魂。”形是各别所私,气则共通之公。魄之所知属私,故仅曰“灵”。魂之所知,超于私而属于公,故异其名曰“神”。此两语分别魂魄两字极明晰。宋 儒黄勉斋 曰:“耳目之所以能视听者,魄为之也。此心之所以能思虑者,魂为之也。”魏鹤山 曰:“人只有个魂与魄。人记事自然记得底是魄。如会怎地搜索思量底,这是魂。魂日长一日,魄是禀得来合下怎地。如月之光彩是魂,无光处是魄。”此两人言魂魄,亦皆就人心功能与其作用言,而魏氏 言之尤深湛。由此可知,中国 古人言魂魄,自先秦 下迄南宋 之末季,无不指言人生前之心知。惟有依随于身与超越于身之别。魂、魄之分即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