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中的物理MOBI,EPUB,AZW,PDF,TXT,KINDLE

中科院科学史家写给大众的科普读物,用通俗有趣的形式,为我们讲解文物中蕴含的物理学知识。

揭示文物背后的物理原理,真正看懂文物背后的奥秘。

一览领跑世界的古代科技,领略影响世界文明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带你探索古人的发明创造与生活智慧

文物中的物理.jpg
文物中的物理.jpg

我们所说的“天平”,是指其支点两边长度相等的杠杆;“杆秤”是支点两边长度不相等的杠杆。因此,以天平称物,需要与物重完全相等的砝码,才能使其平衡;而以杆秤称物,则要符合“物重(阻力)与重臂的乘积等于权重(动力)与力臂的乘积”的法则。由于杆秤的力臂远长于重臂,因此小权可以与较重的重物在杆秤上达到平衡。这就是通常所说“砣小压千斤”的道理。天平和杆秤都是杠杆原理的极好体现。从物理学角度看,杆秤又比天平要复杂些。

天平和杆秤在古籍中常被统称为“权衡器”。《汉书·律历志》云:“衡权者:衡,平也;权,重也。衡所以任权而均物平轻重也。”《墨经》最早对权衡器的杠杆原理做了理论上的探讨,分别指出使天平和杆秤达到平衡的基本条件。从《墨经》的讨论中,可以知道,至晚战国初年已有天平和杆秤。《慎子》说:“权左轻则右重,右重则左轻。”这个叙述是针对天平说的。《汉书·律历志》云:“权与物钧而生衡。”这说的也是天平。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云:“千钧之重,加铢两而移。”显然,这是针对杆秤说的。因为,当衡器平衡后,在重物端加轻微的重量(“铢两”),衡器就会失去平衡;而要使它再平衡,就必须“移”动秤上权的位置。

迄今,考古发掘的最早的衡器是长沙附近左家公山上一个楚墓中的天平(见图1-21),它是公元前4—前3世纪的文物。其中,最小的砝码重0.6克。由此可见,《慎子》所说“悬于权衡则毫发辨矣”与“悬于权衡则氂发之不可差”,看来是有根据的。

本站书籍信息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出版商所有,仅限个人测试学习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网站本身并不存储相关资源文件,若信息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邮箱1093067294@qq.com,站长一经核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