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重奏:清朝统治直隶口外之艺术-免费阅读资讯-电子书PDF/EPUB/MOBI/TXT

七重奏:清朝统治直隶口外之艺术-免费阅读资讯-电子书PDF/EPUB/MOBI/TXT

七重奏:清朝统治直隶口外之艺术.jpg
七重奏:清朝统治直隶口外之艺术.jpg

作者: 陈肖寒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品方: 大有
副标题: 清朝统治直隶口外之艺术
出版年: 2023-5
页数: 560
定价: 89.00元

第一节 我来,我见,我征服控制土地和人口
控制土地和人口是传统国家统治中最重要的内容。扎萨克旗建立的标准,一般有编设牛录、划分牧地、任命旗主等内容。编旗没有采取简单的人口或土地的平均主义。清朝通过这些举措,从根本上消解了蒙古各类旗对抗中央的可能性。
人身自由程度是检验政治统治力度强弱的重要指标。约在天聪以后,蒙古逐渐变成自己旗界内的“囚徒”。清朝规定,各旗只能在本旗牧地内活动,不能越入他旗或州县地界。在天命中期至天聪三年以前,清廷应当已划定蒙古各部的游牧范围。旗和旗之间还设有哨所,也就是“卡伦”。禁止越界包括禁止本旗人进入他旗、禁止他旗人进入本旗,甚至禁止A旗人享有对B旗牧地的通过权。理藩院不仅处罚越界当事人,还会连带处罚其对口上司。若有情况特殊而需移往相近旗的,须在一定的期限内报告理藩院,由后者决定是否批准。至于蒙古人随意进入内地,则更不被允许。即使是看似有正当理由的越界缉贼捕盗,同样受到约束。这说明清朝对蒙古的控制更加看重程序正义。
勘界活动虽不一定由中央派遣的流官执行,但终审权掌握在中央尤其是理藩院手中。清中期热河都统设立后,理藩院的官员仍然直接参与旗界的勘定。在理论上,热河都统衙门和理藩院应存有各旗的地图和界址档案。
清朝对盟旗划界和勘界的基础,是拥有对旗的绝对权威和对旗地的绝对所有权。在一般情况下,清廷强调尽量不要触及旗地的边界,但只要有必要,就可以随时改变旗地和其相邻土地的用途。理藩院通过对旗地的严格控制,将蒙古部落在地理上相对固定化。到了这时,游牧部落原先大规模的、远距离的移牧成了极为罕见的现象,通常是以个别家族组成的小团体——独立牧户(阿寅勒),在本旗内一块不大的地面上“游牧”。由此也必然造成游牧业和游牧规模的萎缩。
旗的人口统计以“比丁”的方式进行。蒙古部落中年龄在18~60岁的男性壮丁,除残废,入府、入庙当差,从事杂役工作的家丁和家奴不在比丁之列外,理论上均应编入丁册。比丁的结果是各旗编设军队的重要依据。比丁每三年进行一次,由旗官员直接执行,并受理藩院的监督,所造丁册送理藩院存档。实际上,壮丁入伍的比例并不绝对。隐瞒壮丁的旗王公贵族要被罚俸;如因统计失误而错载丁数,旗内高级官员要被罚牲,低级官员应受鞭刑。但是在现代国家建立之前,因技术和行政成本的障碍,中央对于扎萨克旗下的人口并不能掌握确切的数据,前者对这种障碍也是清楚的。清帝和理藩院总是宣称,比丁的数字有可能不可靠,隐丁的行为也得不到有效惩罚。理藩院对于出首隐丁,似只保留一年的追诉期。
清中期以降,受自然灾害、战乱、商品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扎萨克旗中开始出现大量越旗游牧和逃丁的情况。嘉庆至道光年间,越旗的活动可能已经相对普遍,不得越旗的制度也被逐渐破坏。

七重奏:清朝统治直隶口外之艺术-免费阅读资讯-电子书PDF/EPUB/MOBI/TXT

标签
pdf 历史
本站书籍信息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出版商所有,仅限个人测试学习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网站本身并不存储相关资源文件,若信息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邮箱1093067294@qq.com,站长一经核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