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
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电子书PDF/EPUB/MOBI/TXT
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jpg
作者: 王庆成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大学问
出版年: 2025-2
页数: 899
一、1843年以前的洪秀全及其思想
许多历史资料都用阴历纪时,而且往往纪月而不纪日,如勉强以公历推算,反不准确。为区别起见,本书凡以汉字标年月日者,指阴历;凡以阿拉伯数字标年月日者,均指公历。嘉庆十八年大致相当于公元1813年,所以用公历来计算洪秀全虚岁时,都以1813年起算。
《太平天国起义记》第二节,见《太平天国》,第6册,“中国近代史料丛刊”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据燕京大学图书馆1935年重印的1854年英文原本The Visions of Hung-Siu-Tshuen and Origin of the Kwangsi Insurrection校改了译文。
《太平天国起义记》第二节。据英文原本校改了译文。
洪秀全于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日(1814年1月1日) 出生于广东花县一个农民家庭,自幼接受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文化教育。据同他“巷里相接”的族弟洪仁玕的忆述:“童年的洪秀全学习能力发展很突出,七岁入塾读书。五六年间,他已学过并能背诵‘四书’、‘五经’、古文和《孝经》;后来他自读了‘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学的一些较奇特的书。所有这些,他初读以后,即能了解。” 由于他的学业优良,家庭对他寄予了极大的期望:“很快,他得到了老师和亲属的喜爱,他们以他的才学而骄傲,确信他将及时取得功名,甚至成为翰林——皇帝就是从翰林院选拔高级官员的,这样,整个家族也将因他的高位而得到荣耀。”
大约从十六岁以后直到三十一岁,即从1828年至1843年的十五年间,洪秀全的经历主要是两项:应科举,做塾师。这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般读书人的寻常经历。
在这十几年间,洪秀全应科举的具体情况究竟怎样?这方面的历史资料不很充分。据洪仁玕忆述:
洪秀全的家庭对他的文才抱有很高的期待。在早年,约在仅有十六岁时,洪秀全就带着实现这种期待的希望,开始参加在广州的考试。
《太平天国起义记》第三节。据英文原本校改了译文。
县考时,秀全的名字在榜上总是名列前茅,但他从未能得中秀才。
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第5页。
按照清朝的制度,童生考秀才,须经过县、府、院三级考试。县考要试五场,第一场被录取,即有府试的资格;但只有终场时的第一名才称为“案首”,“院试时相沿取以入学” 。洪秀全十六岁那次应试,县考虽“名列前茅”,但看来并不是“案首”,这一年的府试或院试,他失败了。
洪秀全十六岁应试不中,即在家参加辅助劳动,不久受聘为塾师。其后,又有继续应试之记录:
1836年,秀全二十三岁时,他再次去广州应试。
《太平天国起义记》第三节。据英文原本校改了译文。
下一年,1837年,他再次去省城应考。开始时,其名字在榜的前列,但后来又在榜的后列。
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电子书PDF/EPUB/MOBI/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