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荐读| 丝绸之路:十二种唐朝人生MOBI,EPUB,AZW,PDF,TXT,KINDLE电子书网盘下载

丝绸之路:十二种唐朝人生mobi,epub,azw,pdf,txt,kindle电子书网盘下载

丝绸之路:十二种唐朝人生.jpg
丝绸之路:十二种唐朝人生.jpg

作者: [英]魏泓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副标题: 十二种唐朝人生
原作名: Life Along the Silk Road
译者: 王姝婧 / 莫嘉靖
出版年: 2020-4

公元8世纪到10世纪,唐朝盛极转衰,西域局势动荡不安。在盛唐漫长的身影中,我们可以看到最终葬身海洋的中东船长塔泽纳、败走铁刃城的吐蕃士兵赛格拉顿、远赴漠北的太和公主、一生飘零的妓女莱瑞诗卡……无论是贵族还是民众,都在试图抓住命运的节奏,努力活下去。正是这样一个个生命轨迹照亮了两千多年的丝绸之路,随着历史涌至现在。船长、商人、士兵、马夫、公主、名妓、朝圣者、作家、官员、比丘尼、寡妇、画师;十二种唐朝人生变幻莫测。

自西汉开通了丝绸之路以来, 两千多年时间过去了,驼铃定是最美的音符,商贾更是最美的风景

丝绸之路成了中国与西方各国交流的大通道。而从长安向西而行,敦煌和凤翔是两个绕不开的交通枢纽城市。

史料有记载:出身于河东裴氏西眷房的隋代将领裴矩曾查访西域的风俗、山川、服装、物产、典章制度等情况,撰写《西域图记》三篇。《西域图记》序言中详细记载了当时通往西域的三条道路,是我国史书中最早、最系统地对丝绸之路的记载, 裴矩还写到“总溱敦煌,是其咽喉之地”,说明当时的敦煌在中西交通贸易上所处的枢纽地位。而据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丝绸之路文化研究中心考察,丝绸之路的主干道路洲渭谷道和长安—雍城—陇州道,及支线便道凤翔—平凉道、凤翔—灵台道,均经过凤翔。

敦煌文化艺术被称为东方世界的艺术博物馆,在历史长河和世界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季羡林先生就曾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

敦煌有点远,我们没有办法亲身去敦煌穿越千年,一睹敦煌艺术的风采。

怎么办呢?

我们从这样一本书中寻找答案!

《丝绸之路:十二种唐朝人生》作者是知名敦煌学家魏泓。她实地行走中亚土地,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考察众多重要的考古遗址,到访中亚的其他遗址,重走汉人与吐蕃士兵的战争之路,从今天阿富汗的阿姆河到巴基斯坦亚辛河谷的古代王国,经洛瓦里山路进入奇特拉尔地区。用丰富详实的材料,以故事的形式趣味地向我们讲述了古老的过去以及遥远的地方,激发读者对这段迷人历史的好奇心以及探索历史的欲望。

最近,BBC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和电视剧《清平乐》,将唐宋时代推上热议话题。如果仅停留在历史深处的自豪感,不去了解“中国”的历史,很容易坠入虚妄、踩空。唐代文化的接受能力,可能是中国历来最强的。

中国皇朝,向来以汉、唐、宋、明为最重要的时代。而唐代是一个胡风、胡俗大流行的时代,也正因为这一点而被称为“国际化”的时代。不仅胡服、胡帽等服装,包括胡食、胡乐、胡妆等都受到了朝野人士的欢迎。

《旧唐书》卷四十五《舆服志》记载说:“太常乐尚胡曲,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士女皆竞衣胡服。”
如果说《旧唐书》的记载反映了整个唐代的风潮,那么《安禄山事迹》卷下所说的“天宝(742—756)初,贵游士庶好衣胡服,为豹皮帽,妇人则簪步摇(森安注:一种走起路来就摇动的头饰);钗衣之制度,衿袖窄小。识者窃怪之,知其兆矣”,则明显是指盛唐玄宗时代的情况。

进而,活跃于9世纪前半期的政治家、诗人元稹在以《法曲》为题的长诗中吟曰:“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所谓“纷泊”乃是表示“飞扬”之意,在这里是表现了胡风流行的盛况。由此可见,即便到了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仍然未见到胡风衰退的迹象。

谈到“丝绸之路”,我们首先应该了解它的历史事实,同时需要了解古代产生这么一条“丝绸之路”的原因,这与当时的历史条件关系密切。马克思历史唯物论有一个基本的概念:任何一种文化、思想,包括宗教、政治、科学活动,它的基础都是当时人们的吃喝住穿,即物质条件,特别是在人们的生产水平很低、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任何活动都受到当时地理环境的严重制约。所以,我们必须了解当时的地理环境,不仅是当时的自然地理环境,还要了解当时的人文地理环境。

我们现在讲的“丝绸之路”,不是一般的道路,也不是一般的交通线,而是有它特定的概念。提出这个概念的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他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中亚、中国西部一带进行地理考察,持续3年多时间,考察过程中也参考了中国的历史记载。回去以后,他在德国出版了他的研究成果中提出,在公元2世纪,存在着一条从洛阳、长安到中亚撒马尔罕(今为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第二大城市)的商道,这条商道上的主要物流是丝绸,这是一条从中国输出丝绸到中亚、西亚,最终到达欧洲的道路。因为这条路上主要运送的物流是丝绸,影响最大的也是丝绸,所以他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因此,中国的《二十四史》《四库全书》或者1870年以前世界其他有关中国的书上,是找不到“丝绸之路”这个说法的。

我们有很多证据证明,这条路本身早已存在。比如,在商朝的妇好墓中发现了一些玉器,经鉴定是和田玉、昆仑玉。它能葬在商朝的墓葬里面,说明商朝就有这条路了。三千多年前,有人把玉石运到今天的河南,没有道路怎么行呢?另一方面,今天的新疆,历史上不仅有来自中原对它的影响,也有来自西方的影响。比如在新疆发现的古尸,一看就是白种人,有的肯定是来自欧洲的,这也是一个交流。所以,季羡林先生曾经讲过,中亚这个地方处在东西文化交流的一个节点上。无论是古人利用天然的道路,还是他们自己开辟的路,道路是本身已经存在。

李希霍芬谈到的“公元2世纪”,就是指西汉的张骞通西域。但是张骞通西域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物资的交流,为了输出中国的丝绸,或是为了对外贸易,而是出于政治和军事目的。在此之前,匈奴对汉朝曾经造成巨大的威胁。西汉开国的时候,匈奴甚至可以威胁到西汉的首都长安。随着汉朝实力的恢复,特别是到了汉武帝时候,汉朝终于有能力对匈奴发动全面反击。但是,匈奴以骑兵为主,机动性强,汉朝需要防守从辽东到黄河西面的漫长边境,往往顾此失彼。所以,汉武帝想要彻底消灭匈奴的有生力量。他获得情报,原来在祁连山的两个民族,其中一个叫月氏,在匈奴的压迫下西迁到今天的阿富汗这一带,称为大夏。由于大夏与匈奴是世仇,汉武帝就想联络大夏,让大夏从西面进攻匈奴,汉朝在东面,两路夹击来打败匈奴。汉武帝招募使者代表汉朝出使西域,张骞应募。一离开汉朝的控制区,张骞就被匈奴人扣留了,被扣留了十年。但是张骞始终没有忘记他的使命。一有机会逃脱,他不是逃回他的家乡,逃回汉朝,而是继续他的使命,朝着大夏方向行进。但是,到了大夏,他的政治使命、军事使命都没有完成。因为大夏国王过得很舒服,比他在祁连山那里地方要大,国力要强,不愿意再与匈奴作战了,所以史记里面描述张骞的使命“不得要领”,后来形成了“不得要领”这个成语。张骞“不得要领”,就回来了,回来路上又被匈奴扣留。这次他很快逃脱,回到了汉朝。尽管他没有完成汉武帝给他的使命,但是他的亲身经历以及见闻,又引起汉武帝巨大的兴趣。那时,军事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汉朝已经击败了匈奴,通向西域的大门已经打开,河西走廊已在汉朝的控制之下。从长安出发走河西走廊可以直接走到西域。所以,张骞第二次奉命出使西域,浩浩荡荡几百人,带了很多副手。他知道,靠他一个人,是到不了西域各国。到了西域后,他分别让副使到各个国家去,并携带了大量的礼品。汉武帝认为,他是天下共主、最高统治者,所以要吸引西域各国到中原来,就需要带很多礼品,其中就包括大量的丝绸。随着张骞和副使们的出使,使大批中亚国家和当地的民族都体会到丝绸的美丽,又通过商人扩大了丝绸对中亚、西亚的贸易。所以,李希霍芬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十二种唐朝人生MOBI,EPUB,AZW,PDF,TXT,KINDLE电子书网盘下载

---------------------------------------

【书籍免费获取加微信:icangshu111】

--------------------------------------

书籍仅为交流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1093067294@qq.com删除。

仅限个人测试学习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喜欢本图书,请购买正版。

本站书籍信息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出版商所有,仅限个人测试学习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网站本身并不存储相关资源文件,若信息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邮箱1093067294@qq.com,站长一经核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