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勃·迪伦为什么重要-电子书PDF/EPUB/MOBI/TXT
鲍勃·迪伦为什么重要-电子书PDF/EPUB/MOBI/TXT
鲍勃·迪伦为什么重要.jpg
作者: [美] 理查德·F.托马斯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Why Bob Dylan Matters
译者: 张宏
出版年: 2024-7
早年诗偷:“你我好似魏尔伦和兰波”
有些是我自己写的,有些是我发现的,有些是我偷来的。
Heylin,The Recording Sessions,8.
——迪伦对约翰·哈蒙德说
典故、参照、剽窃——这些都是所谓“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现象的名称,以其中立性而言,“互文性”这个术语最方便实用,可以用于描述通过对现有文本、图像或声音的创造性再利用而产生新意义的过程,适用于诗人、词曲作者、画家、作曲家或任何类型的艺术家。以最真实意义而言,互文性与剽窃相去甚远,后者是一种旨在掩人耳目的做法。剽窃是把别人的东西当作自己的。与此相反,富于感染力且引人回味的互文性实例能够丰富作品,这是因为当读者或听众留意到文本的复杂度并辨别出艺术家所再利用的内容时,这种辨别体验会激活被盗对象的原语境,从而加深了新文本的意蕴。
正如迪伦所意识到的那样,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现象。在荷马的《奥德赛》中,希腊英雄奥德修斯深入冥府去咨询先知忒瑞西阿斯(Tiresias)的亡灵,向他了解如何返回故乡伊萨卡。他在那里也遇到了自己母亲的幽灵。奥德修斯和她说了一会儿话,然后尝试去拥抱她:
我三次向她跑去,心想把她抱住,
她三次从我手里滑脱,如虚影或梦幻。
本书作者引用的罗伯特·法格斯(Robert Fagles)的英译本标注的是第235—237行,而此处参考的中译文来自王焕生(《荷马史诗·奥德赛》,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后者标注的是第206—207行,特此说明。——译注
鲍勃·迪伦为什么重要-电子书PDF/EPUB/MOBI/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