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荐读|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电子书下载

作者: [加] 简·雅各布斯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译者: 金衡山
出版年: 2020-7
页数: 583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jpg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jpg

几个世纪以来,任何一个曾考虑过城市问题的人也许都会注意到,在人口的密度和它能发挥的某种特殊作用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联系。塞缪尔·约翰逊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位。他在1785年曾对这个关系做过评论。“人群,如果过于稀疏,”他对博斯韦尔说,“倒是会带来一些变化,但那是不好的变化,不会产生什么东西……只有人群集中在一起时才会产生便利的价值。”

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方,一些观察者总是在重新发现这种关系。亚利桑那大学的教授约翰·H.登顿就是这么一位。1959年,他在研究了美国的郊区和英国的“新城镇”后得出这么一个结200 论:这些地方必须要有很容易接近城市的渠道,以此来保护它们的文化发展机会。《纽约时报》报道说,“他的结论是建立在这么一个发现上,即这些地方缺少密度足够大的人口来支持文化设施。登顿先生说非中心化产生了如此稀疏的人口分布,以致能够在郊区存在的唯一有效的经济需求只能是属于一部分人的需求。他发现,人们能够获取的商品和文化设施也只能是那一部分人所要求的东西”,等等。

约翰逊和登顿教授所谈论的其实就是人口数量产生的经济效应问题,但这个数量不是简简单单地将分布稀疏的零散人口加在一起的数量。他们其实是在说明人口稀疏与人口集中产生的不同效应。用我们的话说,他们是在比较高密度与低密度人口之间的不同效应。
人们一般会在闹市区看到和认识到这种人口集中度(或密度)与有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每一个人都会注意到城市闹市区人口的高度集中程度,如果不是这样,那闹市区也就不成其为闹市区,当然也就谈不上闹市区的多样性了。

但是,当我们把目光转向以住宅为主的城区时,我们会发现这种关系并不被很多人注意。可是,正是住宅区域占据了城市的大部分城区。这些住宅区里的居民也就是最常使用街道、公园和当地商店的人。如果缺少来自居住在这里的有着一定密度的人口的帮助,那么在这个城区就不会有什么有用的价值或人们所需要的多样性。

当然,一个城区的住宅区域(就像任何其他的土地用途一样)还需要其他的首要用途来支持,以便使街上的人流在日间能有合理的分布,这样做的经济方面的原因已经在第八章讨论过了。这些别的用途(工作、娱乐或其他)必须高效地使用城市的土地,如果它们可以对形成人口的密度做出一些有益的贡献的话。如果它们只是占有一些空间,但却拥有很少的人流,它们对多样性或活跃度就不会有任何促进。我想不用在这一点上多费口舌。

本站书籍信息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出版商所有,仅限个人测试学习之用,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网站本身并不存储相关资源文件,若信息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邮箱1093067294@qq.com,站长一经核实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