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国度:近代中国思想中的国家观念-免费阅读资讯-电子书PDF/EPUB/MOBI/TXT
理想的国度:近代中国思想中的国家观念-免费阅读资讯-电子书PDF/EPUB/MOBI/TXT
理想的国度:近代中国思想中的国家观念.jpg
作者: 干春松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壹卷YeBook
副标题: 近代中国思想中的国家观念
出版年: 2023-5
定价: 96.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论世衡史丛书
第一章 小康到大同的社会发展路径:康有为的三世说和《大同书》
晚清时期中国的危机首先表现为“国家”的危机,即现代西方的经济、政治、法律体系在向全球扩张的时候,导致了许多传统帝国的崩解。当西方的触角伸向清王朝的时候,这个延续了几百年的帝国同样面临着由帝国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转型的压力。困境在于,这种转型并非基于帝国的经济和政治的自身发展所引发的制度和观念的变革,而是由外来的军事和经济压力所导致的中国社会的刚性断裂,这使人们对于中国应该被塑造成什么样的“国家”产生了多重态度。比如随着“民族国家”观念的引入,在20世纪初逐渐形成的新的政治势力——“革命派”提出了“单一民族”国家的主张,试图以民族主义来唤起汉族人的革命意识,从而推翻清政府来建立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国家。而康有为、梁启超和杨度等政治人物,则希望通过对“中华民族”概念的重新阐述而建构一种“国族主义”的观念。这样,便可以在建国运动的过程中,努力保存清帝国的疆域和人口。
那么,儒学如何在这样的复杂语境中提供思想资源,进而甚者,儒学在试图对“民族国家”提供解释的过程中会提供什么样的与西方不同的“国家”图景呢?
有人认为,民族国家观念的引入会导致儒家普遍主义面向的失落,转而成为一种“特殊性”和本土化论说的提供者,汪晖就认为这是晚清儒学所面临的最大危机。他说:“晚清儒学面临的最大困境是:随着帝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的边缘区域,儒学‘万世法’同时沦为一种不合时宜的‘地方性知识’。儒学‘万世法’建立在儒学礼仪与‘中国’之间的内在的历史关系之上,一旦‘中国’无法抽象为普遍的礼仪原则,一旦风俗、种族、地域等等超出‘中国’的范围(即无法纳入‘内部’),一旦‘中国’的存在不再能够自我界定或必须有‘外部’来加以界定,这一‘万世法’的普遍性和适用性必然面临危机。”
理想的国度:近代中国思想中的国家观念-免费阅读资讯-电子书PDF/EPUB/MOBI/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