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必配位:读懂《资治通鉴》里的领导力-电子书PDF/EPUB/MOBI/TXT
德必配位:读懂《资治通鉴》里的领导力-电子书PDF/EPUB/MOBI/TXT
德必配位:读懂《资治通鉴》里的领导力.jpg
作者: 姜鹏
出版社: 红旗出版社
出品方: 蓝狮子
副标题: 读懂《资治通鉴》里的领导力
出版年: 2024-5
商鞅立信:待人以诚
人才与国运
战国时代有一个现象非常受人们关注,那就是人才流动性很强,有些著名历史人物的来去往往会影响某个国家的盛衰,这是当时“国际”竞争激烈催生的现象。战国七雄中的魏国能成为战国早期最成功的国家,和魏文侯礼贤下士、广纳人才的治国策略有关,这在《资治通鉴》的开头部分有很好的体现。魏文侯吸纳的人才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实干型人物,魏国成为最早实施系统变法的国家,强调以法治国,以符合当时社会环境剧烈变化的历史大趋势。所以当时的魏国,是战国早期法家代表人物的聚集地。法家是战国时代诸子百家中的重要流派,魏文侯手下的李悝、吴起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可以说,魏国之盛和人才之盛呈正相关。
但魏文侯的继承者们没能很好地贯彻他的精神,很多聚集在魏国的优秀人才,在魏文侯身故后开始逐渐流失。比如吴起后来跑到了魏国南边的楚国,帮助楚国变法,使得楚国日益强大。楚国强大后必然威胁到魏国的国势与“国际”地位,所以人才流动和当时各诸侯国的国运紧密相连。《资治通鉴》介绍了一个非常典型的历史故事,来说明人才流动和国家实力强弱变化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著名的“商鞅由魏入秦”事件。
商鞅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他的才干今天的人们都非常熟悉。商鞅最初居住在魏惠王统治的魏国,魏惠王是魏文侯的孙子,这位魏王不愿用商鞅。后来魏国西面的邻国秦国,出了一位励精图治的国君:秦孝公。秦孝公发愤图强,下令求贤,商鞅就来到了秦国,帮助秦国变法,改变了魏、秦两国的实力对比。
魏国和秦国交界的地方有一块著名的“河西”地,大概方圆七百里,在今天陕西、山西边界黄河流域南段的西面,秦、魏两国围绕着这块土地展开过四次大规模战争。这块地方最初属于秦国,魏文侯时代,魏国强大,向西推进,从秦国手里夺得了这块土地。秦国国君深以为耻,变法图强。后来秦孝公在商鞅建议下,再次和魏国展开了争夺河西的战争。这是两国之间围绕河西的第三次大战,秦军在商鞅率领下击溃了魏军,基本夺回了这块土地。这次战争,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商鞅变法的成效。有一种说法是,这场战争之后,魏惠王将魏国首都从安邑迁往东部的大梁,就是为了避开秦国的锋芒。
德必配位:读懂《资治通鉴》里的领导力-电子书PDF/EPUB/MOBI/TXT